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大全 | 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 | 诗词下载|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苏轼《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宋代]苏轼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

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

葱朧①晓光开,旋转余花弄。

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

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

鹅毛垂马骏②,自怪骑白凤。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鼓栋。

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

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

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③。

[注]①葱嚨:亦作“葱呢”,明净美丽。②马骏:亦作“马鬃”,鬃,马脖子上的长毛。③歌饭瓮:山东人埋肉饭下而食之,谓之饭瓮。意思是普降霜雪,预兆丰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照应题目,交待了创作这首诗的时间与原因,元日就是春节。

B.“宿酒”“残梦”形象地刻画出诗人酒意未消、半梦半醒的状态。

C.“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两句使用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雪片之大、落雪之厚。

D.苏轼在诗中形象概括了灾荒年境中百姓的现实生活,对苦难的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15.“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6.国学大师钱穆说:“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请结合本诗具体诗句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答案:

14.C

15.顷刻间,天空阴沉,晚云四合;密密匝匝的雪花漫天飞舞。描写了一幅旷野之中雪雾迷茫的画面。

16.“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葱嚨晓光开,旋转余花弄”苏轼在除夕夜遇雪受阻却并未沮丧,初一有感于雪后初晴,描写了明净美丽的景象,表现了豪放旷达的胸襟;“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他并不顾念个人旅途劳苦,更愿瑞雪兆丰年,百姓能得到好收成,足见其宽广的胸襟。(意思对即可)“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他不顾宿酒未醒,不理风雪凛冽,又在田间地头,下马酌酒,赞叹“佳哉”,既显示了豪情又凸显出其闲情逸致。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借代”错误,没有使用借代手法。

故选C。




作者其它练习:
苏轼《南乡子·春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陆龙图诜挽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和归园田居六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送郑户曹》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轼《雨中看牡丹三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籴米》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东坡》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轼《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复次一首送赴阙(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鹤叹》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游道场山何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沁园春·孤馆灯青》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寒食雨二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轼《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次韵前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南乡子集句》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江城子・别徐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中秋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题王晋卿画后》《题秋江待渡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西江月·中秋和子由》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轼《新葺小园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棠》《惜牡丹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诗词练习搜索

题目:
类型: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文言文翻译 语文网

   版权所有 古诗词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