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大全 | 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 | 诗词下载|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陆游《幽居春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5~16题。
幽居春夜
陆游
暮景催人雪鬓双,十年始复反吾邦。
云逢佳月每避舍,酒压闲愁如受降。
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
要知清梦游何许,不钓桐江①即锦江。
【注】①钓桐江:东汉隐士严光少有高名,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多次征召,但严光选择隐居富春江(富春江桐庐县境河段又称桐江),耕读垂钓。
15.下列对整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由“雪鬓”“十年”起笔,将暮年衰颓与久别归乡对照,奠定自嘲自安的基调。
B.颔联以“受降”写饮酒消愁,愁绪似战败之敌;“压”字化抽象愁绪为有形的实体。
C.“清梦”一句照应诗题中的“春夜”,以问句引发遐想,由实入虚,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D.尾句借“钓江”之典,在梦境的选择中显露出诗人在隐逸与济世之间的精神冲突。
16.请从用字和写法两个方面赏析本诗颈联的艺术效果。(6分)
           
           

 

答案:

15.(3分)A【解析】“自嘲自安”表述不当。首联“暮景催人”确有岁月流逝的感慨,但“始复反吾邦”暗含归乡欣慰,“雪鬓双”是客观白描,未见自嘲意味。
16.(6分)①用字:“初到枕”的“初”字,准确地表现出夜深人静之际笛声悠然而来、刚刚传入耳中的那种听觉状态。“正横窗”的“正”字,将梅影横窗的姿态定格为一幅瞬间图景,与前面“初”字相呼应,让人觉得这梅影仿佛是特意为笛声横窗而来的,给人一种恰到好处、自然天成的美感。②写法:选取“笛声”“梅影”两个意象,视听结合,将动态声音与静态光影融合为立体的春夜画境,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孤寂的心绪,表达了他对高洁品格的认同与追求。(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作者其它练习:
陆游《斋中杂题四首(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醉中长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游学射观次壁间诗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燕堂春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宿武连县驿》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赏析) 
陆游《成都岁暮始微寒小酌遣兴》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登荔枝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岁暮感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感愤》《书愤》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南郑马上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苏武慢》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清都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瞿唐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追忆征西幕中旧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出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秋声》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泛湖至东泾》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观棋》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晚眺》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冬夜对书卷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延和殿退朝口号(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荆州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秋思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夏中杂兴(其六)》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冬夜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陆游《归次汉中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陆游《暮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陆游《朝饥示子聿》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诗词练习搜索

题目:
类型: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诗人陆游简介
《陆游诗全集》在线阅读
陆游简介
陆游《钗头凤》诗歌鉴赏
陆游《登拟岘台》诗词鉴赏
陆游《诉衷情》宋词鉴赏
陆游《诉衷情》原文和赏析
诗人《陆游》专题介绍ppt课件
陆游《鹊桥仙》赏析
陆游《好事近》诗词鉴赏
《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及赏析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含翻译)
陆游《幽居初夏》赏析(含翻译)
陆游《过野人家有感》原文译文及赏析
陆游《西村》原文及译文
陆游《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北京卷高考题)
陆游《秋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江苏卷高考题)
陆游《乙卯重五》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
陆游《浣花女》原文及译文
跋吕侍讲《岁时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陆游《老学庵笔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
陆游《柳桥晚跳》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陆游《万里桥江上习射》原文译文及赏析(含阅读练习)
《州官放火》阅读练习及答案
《老学庵笔记》全文阅读
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
陆游《苦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陆游《二月四日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陆游书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示儿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文言文翻译 语文网

   版权所有 古诗词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