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别 州 民
白居易
耆老①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②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①,与汝救凶年。
【注】①耆老:此处指地方上年长且有威望的长者。②甘棠:出自于《史记·燕召公世家》,后以“甘棠”象征对德政清明的官员的怀念。③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在西湖周边修筑了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和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描写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表达了百姓对诗人的感激。
B.“无一树”写诗人当政期间官署连一棵树也没有,可见诗人一为心民,清正廉洁。
C.从诗中来看,杭州百姓的灾荒,既有天灾(即“足旱”),也有人祸(即“税重”)。
D.这首诗既有面对百姓感恩时的愧疚,也有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百姓苦难的无可奈何。
16.这首诗是如何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感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3分) B项“官署连一棵树也没有,可见诗人一心为民,清正廉洁”错,“树”在这里是“建树”的意思,表达的是诗人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故选B。
16. (6分)
①用典。颔联用甘棠的典故来谦称自己在任时因一无建树而惭愧,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2分)
②白描。颈联直接描写了百姓“税重”“农饥”的情状,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2分)
③直抒胸臆。尾联直接抒发了自己想通过钱塘湖水来解决旱情、救助百姓的心情。
(2分)(每点2分,答对手法1分,情感1分,答对3点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