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诗歌鉴赏
戏咏江南土风①
(宋)黄庭坚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残水下寒塘。
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
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
临安春雨初霁②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黄庭坚,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此诗熙宁四年作于叶县,叶县今属河南省。②作者时年62岁,已在家赋闲五年。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
9.ABCD四项批注中,你觉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戏咏江南土风》诗:“熊白”和“蟹黄”给人以强烈的色彩对比,犹如画中的重彩之处。
B.《戏咏江南土风》诗:尾联描绘了踏歌寻欢、祭祀社神的场面,表现了江南浪漫的民俗风情。
C.《临安春雨初霁》诗:“一夜”二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D.《临安春雨初霁》诗:伴随着小雨初霁,诗人开始享受这明媚春光,作草书,品清茗,内心闲适恬静。
10.两首诗虽然都描绘了江南美景,但所传达的情感却并不相同,试作分析。
答案:
9.D 10.前一首诗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对民俗风情的喜爱赞美;后一首诗抒发了诗人因为壮志难酬而生出无奈与苦闷。
【解析】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说法有误。《临安春雨初霁》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而非“诗人开始享受这明媚春光,作草书,品清茗,内心闲适恬静”。
故选D。
10.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戏咏江南土风》中“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猎户之家的饭已经熟了,香味弥漫,大家在互相分着熊脂;渔人之家,酒已经温好,人人都在动手剖开蟹壳,吃着蟹肉下酒。人们摘下金橘,由驿使带走,进贡给朝廷;舂出的稻米,源源送往官仓。)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夜晚的时候,人们结队千万神庙前,手拉着手,踏地歌唱,那出游的女子跟随着心中的郎君,欢声笑语,荡漾在田间小路上)表达了对民俗风情的喜爱赞美。
《临安春雨初霁》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实际上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凸显诗人心中的落寞情怀。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暗用了张芝的典故,以表面上极闲适恬静的境界,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的感慨与牢骚。尾联道出了“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据此分析可知:抒发了诗人因为壮志难酬而生出无奈与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