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少年行(四首)王维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中提及的“仕汉”“骠骑”“汉家”等,实际是借古说今。
B.其二写少年报国心切,一心想效功当世,出征边塞,愿意为国献身。
C.其二诗人笔下的少年游侠形象,实际上是盛唐男儿抱负的人格化写照。
D.其四写皇帝、受宠信的权贵们以及将军们为浴血奋战的勇士论功行赏。
16.其二、其四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理解错误。根据结尾“将军佩出明光宫”可知受赏的是将军。
16.①其二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少年心里明知边庭生活辛苦,却仍然觉得为国献身虽死犹荣,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②其四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诗的前三句,极写庆功仪式的隆重和气氛的热烈,结尾一句写领赏者却突然变成了“将军”,这种欲抑先扬的艺术处理,使诗中少年的不平之鸣得以强有力地表现。(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能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可从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方法及对比、衬托、抑扬等艺术手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