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细雨 李商隐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
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住]青。
【注】五门:借指京城,作者当时客居长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洒”“依微”写细雨初起,在水边和短亭间轻轻地飘洒,若隐若现。
B.颈联从侧面表现细雨,通过雨对燕子和流萤并未产生影响,凸显雨之小。
C.诗人看到京城的青青草色,联想到故园的草也应如此,引发了思乡之情。
D.全诗由实及虚,由景入情,这种写法与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相同。
16.古人赞“义山之诗妙于纤细”,即细节处理精致,情感表达细腻。请结合颔联加以赏析。(6分)
答案:
15. B【解析】从“促”和“疏”来看,雨虽然很小,但对燕子和流萤产生了影响。
16①空气变凉使竹枝微动,细雨飘落浮萍,浮萍没有什么变化;
②“气凉”写温度的细微变化,带来竹的细微之变;“点细”写雨点微小,以至于浮萍未变:从触觉和视觉的角度细腻地描绘了雨中景物的特点;
③通过蒙蒙细雨,营造出朦胧迷茫的氛围,隐含着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感,抒情含蓄隐晦。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