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大全 | 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 | 诗词下载|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刘过《六州歌头·镇长淮》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六州歌头 镇长淮
刘过
镇长淮,一都会,古扬州。升平日,珠帘十里春风,小红楼。谁知艰难去,边尘暗,胡马扰,笙歌散,衣冠渡,使人愁。屈指细思,血战成何事,万户封侯。但琼花无恙,开落几经秋。故垒荒丘,似含羞。
怅望金陵宅,丹阳郡,山不断,郁绸缪。兴亡梦,荣枯泪,水东流,甚时休?野灶炊烟里,依然是,宿貔貅。叹灯火,今萧索,尚淹留。莫上醉翁亭看,濛濛雨,杨柳丝柔。笑书生无用,富贵拙身谋,骑鹤东游
注释:①刘过:南宋文学家,布衣终身。②衣冠渡:指靖康之变,朝廷中的达官显贵南迁。③丹阳郡:即京口,今镇江。④貔貅:代指军队。⑤醉翁亭:此指平山堂。为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所建。欧阳修《朝中措》说:“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⑥骑鹤东游:语出殷芸《小说》,含当官、发财、成仙三者兼有之意。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镇长淮”三句,点明扬州的重要地位,为后文描写其变化做铺垫。
B.“屈指”三句,写出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表达作者对战争的不满。
C.“怅望”三句,描写了丹阳山川静美的景色,暗含作者的喜悦之情。
D.“叹灯火”三句,作者感叹今日灯火萧疏,暗含着心中的黍离之悲。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升平日”三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今日扬州城的繁华景象。
B.“琼花无恙”实写琼花在风中摇曳生姿,表达作者惊喜之情。
C.“兴亡梦”四句紧承写景,抒发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慨。
D.“笑书生”的“笑”是一种苦笑,其中充满自责懊悔的情绪。
13.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本词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3分)C       12.(3分)C
13.(6分)答案要点:
对官场黑暗的抨击:“衣冠渡,使人愁”金兵南侵士大夫只知谋取自身利益不战而逃,而血战的结果不过是将军封侯。
对金兵南侵的愤恨:金兵的蹂躏让昔日繁华的扬州沦为“故垒荒丘”,甚至草木也为之“含羞”。
对国家命运(现实)的忧虑:“边尘暗,胡马扰,笙歌散”外敌入侵,国家陷入战乱,百姓流离,“野灶炊烟里”战争的危险依旧未解除,敌人依旧虎视眈眈。
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行王猛,荣枯泪,水东流,甚时羞”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感叹历史的无情和人事的变幻莫测。
对个人身世的感伤:作者瞭望昔日英雄地,却报国无路,只能“叹灯火,今萧索,尚淹留”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伤。
对国耻难雪的无奈:扬州破败,草木含羞,但“笑书生无用”只谋求个人的富贵,作者看不到一雪前耻的希望。
评分细则:选择任意3个不同要点,结合诗句分析1分,对应情感理解1分。其他观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作者其它练习:
诗词练习搜索

题目:
类型: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文言文翻译 语文网

   版权所有 古诗词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