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3题。(共12分)
泛溪【1】
杜甫
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
远郊信荒僻,秋色有余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
童戏左右岸,罟弋【2】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
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3】。
吾村霭暝姿,异舍鸡亦栖。萧条欲何适,出处【4】无可齐。
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5】。
注释:【1】此诗为杜甫居草堂期间所作。溪,指草堂边的浣花溪。【2】罟弋:捕鱼捉鸟的工具。【3】睽:背离。【4】出处:出仕与归隐。【5】鼓鼙:指军鼓。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八句写诗人乘舟沿浣花溪游览,描绘出郊野清秋的云影山色。
B.中八句摹写了一幅乡间儿童捕鱼采藕、充满童趣的田园图景。
C.末八句写诗人日暮泛溪,流连忘返,舟中赏月饮酒,自得其乐。
D.全诗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在写景叙事中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练练峰上雪”两句,运用叠词,描绘出山雪洁白、云霓轻柔的清秋景色。
B.“翻倒荷芰乱”两句,巧用“乱”“迷”,写出儿童嬉戏玩耍的稚拙之态。
C.“萧条欲何适”两句,以“何适”发问,强化了诗人“出处”两难的感受。
D.“衣上见新月”两句,“新月”与“故畦”形成反差,暗含对故园的思念。
13.有评论者认为此诗“轻快中有沉郁”,你是否同意?请结合相关诗句说明理由。(6分)
答案: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1.(3分)C 12.(3分)D
13.(6分)
答案示例1:我同意。杜甫描绘山雪洁白,云霓轻柔的清秋景色,又描摹了乡间儿童捕鱼采藕、童趣稚拙的田园图景,表达了轻松愉悦之感。诗人用出仕归隐的两难处境,表现出进退失所的忧郁彷徨;又听闻东郊传来战鼓之声,生发了对国家动乱的担忧,由此可见诗人的沉郁之情。
答案示例2:我不同意。杜甫描绘山雪洁白,云霓轻柔的的清秋景色,又描摹了乡间儿童捕鱼采藕、童趣稚拙的田园图景,表达了轻松愉悦之感。诗人面对出仕归隐的两难抉择,仍表现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听闻东郊战鼓声,而能饮酒自酌,身超事外,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珍惜。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