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7分)
读严子陵传 [南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①,
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
人间何处有严陵。
题伯时画严子陵钓滩 [北宋]黄庭坚
平生久要刘文叔③,
不肯为渠④作三公。
能令汉家重九鼎,
桐江波上一丝风。
[注]①客星:古人称天空新出现的星。刘秀,字文叔,称帝后请当年好友严子陵入宫,两人同榻而眠。严熟睡后将脚搁在刘秀肚皮上。次日天象官急奏客星冲犯帝座,后遂以客星指代严子陵。②阿瞒:曹操小名。移汉鼎:夺取汉政权。久要(yoo):老朋友。(4)渠:他,指刘秀。
12.黄庭坚对严子陵的评价是正面夸赞,与黄庭坚观点不同的一首诗是( )(3分)
A.船重只因将利去,船轻又恐为名来。如今羞见先生面,夜半撑船过钓台。
B.万乘从君脚底眠,客星便入史官占。东都基业随流水,今日斯台尚姓严。
C.伯夷请节太公功,出处行藏岂必同。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
D.千里江山一钓竿,高台终古拥巑岏。经过热客知多少,都被先生冷眼看。
13.杨万里身处南宋衰世,故对严的隐逸提出异议:黄庭坚身处太平时世,故称颂严的隐逸。结合这两首诗,就“咏史诗如何评价史实”提出看法,并做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2.(3分)C
13.(4分)
①咏史诗对史实发表看法,抒发感慨,要尊重史实,不曲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严子陵不愿出仕并非沽名钓誉,这是基本史实。②时代背景和诗人个性会促使诗人针对同一史实产生不同感慨。黄称道严隐逸,有提醒人们不要汲汲于官场之意:杨借严说事,批评借隐逸之名推脱责任,目的是提振重整山河的信心。(看法各1分,简析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