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寄澧州张舍人①笛
杜牧
发匀肉好②生春岭,截玉钻星③寄使君。
檀的染时痕半月④,落梅飘处响穿云。
楼中威凤⑤倾冠听,沙上惊鸿掠水分。
遥想紫泥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
【注】①张舍人:张次宗,开成中,为起居舍人。②肉好:指竹竿饱满。③截玉钻星:指将竹管制成笛子。④檀的:这里比喻刷笛漆。痕半月:这里指钻痕刷漆时侧看如半月形。⑤威凤:通常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女眷。⑥紫泥:指皇帝的诏书,封以紫泥,上加盖玉玺。这里指替皇帝草拟诏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写制作笛子的用料讲究,下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制笛过程。
B.颔联上句进一步说明笛子制作精良,下句写梅花飘落时,笛子声音高亢响亮,穿透云层。
C.尾联虚写,诗人想象友人完成“紫泥封诏”的平常工作后夜深吹笛的情景,虽禁墙相隔,但依然能听闻到笛声。
D.本诗构思巧妙,几处承接环环相扣,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浓浓的情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6.本诗颈联与李贺《李凭箜引》中的“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同是写乐音,请比较两者在写法上的异同。(6分)
答案:
(一点2分,两点5分。)
15. B(B项“梅花飘落时”错误,落梅指《落梅曲》。)
16. 同:都运用典故,从侧面描写出乐音的动听、美好。(答出侧面描写给2分)
异:本诗颈联写现实中的女眷和鸿雁的反应,女眷斜着帽子倾听笛音,鸿雁被笛音惊起分飞的情景,表现了笛音的美妙与洪亮(2分);而李诗想象梦境中李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想象奇特,并且运用反衬、拟人的手法,用“老”“瘦”突出羸弱乏力的“鱼”“蛟”伴随着音乐腾跃起舞,形象地写出了箜音的神奇魅力。(2分)(如果从炼字的角度、意象选择的角度分析也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